椰子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乡愁敲锣打鼓,欢迎常来串门儿吃俺们东 [复制链接]

1#

年11月24日

很久没回家,有些想念东北菜的豪爽!这是教主的第篇推送

其实我严格意义上不能算一个“东北人”,爸爸来自成都而妈妈来自东北,第一次长期接触社会是在法国,从小到大家里餐桌上都是五花八门:辣子鸡、老鸭煲、豆瓣鱼、韩交流牛、酸菜血肠、韭菜三鲜饺子、煎牛排...我是一个有“自我地域定位”障碍的人。父母都爱下厨的我除了过年回姥姥姥爷家坐炕头、包饺子、杀猪、吃年夜饭的经历外,很少一口气吃好多东北大菜。但离开家许久许久,才发现其实自己一直是想念那里的:从我在布朗半夜写好作业自己和面做手擀面开始、从过春节教南方同学擀面皮包饺子开始、从在上海会格外注意那些画着夸张东北印花的餐厅开始...

我知道我想家了,我也很久没回家了

这次回沈阳,体验了下小时候过年一样的感觉:一大桌子从小看着我长大的长辈热热闹闹围在一起,上菜的时候敲锣打鼓的,好像就在隔壁亲戚家串门儿,那么暖心又温暖

进门时候就看到一间间包房都写着是“老王家”、“老刘家”,看得啼笑皆非,这满满一大桌子菜,让我一道道开始说吧?虽然东北菜的做法相对单一,但其实它才是清朝满族菜甚至之后北京菜系的源头:满族八大碗、八小件,从豌豆*到酸菜炖肉,都有说法呢。之后找个时间,和你们慢慢讲

东北菜当然少不了小鸡炖蘑菇,要选择满山自己找食的走地鸡而不是肉食鸡,配上东北特产的细长松蘑而不是香菇,才是最正宗的小鸡炖蘑菇。这里的味道也很正宗,鸡肉够有嚼头,松蘑够“土”又水润,调味稍微有些咸

(小笨鸡土豆炖蘑菇,元)

第二道菜颇有满菜风格,属于典型的草原来的菜肴“酱鼓棒”,上面是满满的炖得不到完全酥烂的肉,骨头里面可以吮到骨髓,只能毫无形象地手抓着啃咬

(酱骨棒,13元一根)

第三道就是传统的“拔丝”菜了,只不过不仅仅有拔丝地瓜,而是干脆的拔丝地瓜、紫薯和芋头,一拉开长长的糖丝,蘸到白水里才能断开,外脆里软,还不错

(拔丝三品,20元)

*瓜钮是用土鸡蛋(俗称“笨鸡蛋”)炒小*瓜秧,土鸡蛋的味道是非常浓厚的蛋味,有些日本生食鸡蛋的意味,小*瓜秧爽脆,从小就喜欢的一道下饭菜!

(*瓜钮,36元)

这简直就是馒头王啊!点菜的时候小妹一直提醒我点一个馒头就够了我还不信,简直就是“南孚电池,一节更比24节强”...切好端上来,我们目瞪狗呆

南孚电池没给我广告费,是的

馒头配了红腐乳、臭腐乳和酱菜,最为地道土气。也是我最喜欢的东北吃法,手上这一块仅仅是这只馒头精的十分之一,难为店家这么大的馒头也能发得暄乎乎的(东北话:松软而有弹性),带着一小点甜味,抹着腐乳夹着酱菜!

(超级孝心大馒头配酱菜,28元)

东北菜最不能少什么?溜肉段啊!当年还特地在省委食堂学过这道菜,关键是炸的油温和挂糊的调味,这家做的很不错,外酥里嫩,最外层的酱汁咸甜可口

(好酱油溜肉段,29元)

东北人喜欢烀(蒸)东西吃,比如这四样:南瓜、土豆、茄子、玉米,蒸好后放上鸡蛋、青椒等做成的酱,土产原汁原味的香甜

(四蒸一烀,26元)

最后一样就是贴大饼了,边上脆脆的香甜,中间特别有嚼头,比馒头要有韧劲儿得多,从小就离不开这些杂粮面食啊!

(大锅贴饼子,3元/个)

就是这种热热闹闹的氛围、红绿相间的夸张装饰,让我想起儿时那些在老家大家一起吆喝着、惦记着杀猪、过小年、包饺子、全家人一起准备菜肴过大年的日子。有很多记忆你以为你早就忘却,或者你到了大城市或国外早觉得自己对那些土生土长的“老气”的东西不屑一顾,其实不然,我们记忆深处,总有那些“幸福”而亲切熟悉的味道。喜欢这里,除了菜品正宗外,大概因为我真的想家了

餐厅:那家老院子(多家分店)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